当前位置: 塑机 >> 塑机市场 >> 国产轴承到底输在哪里揭秘中国轴承的真实水
太憋屈了,到现在还有很多人看不起中国轴承,甚至有人说是辣鸡,我询问了几个行业内的同事,他们都说我们生产的轴承不行,我问了为什么,他们说热处理不行,那么我们的轴承真的像他们说得那么不堪吗?王传福曾说过:国产落后的是品牌,而不是技术,并不像有些人眼里看的那样,国外的月亮总是要比国内的亮,像这样看不起自主品牌的老毛病要改一改,中国轴承的真正实力,很多消费者从来都没有了解过,如今的中国不但向外国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轴承钢,而且还向美国铁姆肯、瑞典斯凯孚、德国舍弗勒、日本NSK等国外知名企业供应轴承关键零部件,接下来我就向大家揭秘中国轴承的真实水平。
轴承是工业设备中最主要的零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撑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最早起源于中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商时期,我们就利用轴承生产出大量的马车,尽管那时的轴承比效简单,但也体现出我们的科技实力,如今但凡是科技、工业强国无一例外是轴承研发、制造强国,据有关数据显示:年中国的轴承产量高达亿套,位列全球第三,那时我们还不是轴承强国,因为我们生产的轴承在可靠性和寿命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点差距。
但伴随着中国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这样的差距已经被打破,洛阳的一家轴承厂已经对自己生产的轴承做了相关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轴承在高铁高速运行下保持良好的性能,完全满足我国高铁的要求,这意味着我国高铁上所使用的轴承将全面国产化,据了解,这次突破的高端轴承加工难度非常高,单是轴承外壳的磨削就有87道工序,经过测试发现零件内部精度大大提高,甚至是一些国家的两倍,不得不说曾经我们连轴承钢都无法自己生产,现在我们生产的轴承,竟然可以超越一些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也正是我们有了成熟的技术,还能生产出优质的轴承,我们也成为全球最大轴承生产与销售基地。
甚至日本还盗用中国高端轴承钢球贴上自家品牌在市场售卖,我们都知道,日本椿中岛集团是世界最顶尖的轴承制造商,但由于自身产能不足,不得不采购中国钢球伪装成日本产品出售,事情败露后,椿中岛集团负责人出面“鞠躬道歉”,并承认中国生产的轴承钢球质量并不比自己生产的差,就算销售出去也没有任何问题,由此可见,日本椿中岛对中国制造信心十足,为何我们的一些人还在说外国的东西好,明明是国产的好,为什么不承认?下面我再拿出一组数据证明我的观点。
年世界轴承企业市场份额排行榜,瑞典斯凯孚排名第一,占领市场7.6%,德国舍弗勒排名第二,占领市场4.4%,日本SK排名第三,占领市场3.7%,中国人本排名第六,占领市场2.2%,中国瓦轴排名第12,占领市场的0.2%,现在我特别向大家介绍一下,人本和瓦轴这两家中国轴承企业。先说说人本,人本是中国最大的轴承制造商,专业生产各种内径1毫米到外径毫米的轴承,并为40多个不同领域的客户提供产品,不仅如此,人本还为通用电气,福特、惠而浦、华纳、雷柏等众多企业做配套,曾获得美国惠而浦卓越品质奖、华纳卓越质量奖、美国耐世特卓越质量奖。
接下来说下瓦轴,瓦轴是中国最大的轴承公司,主要生产轨道交通轴承、汽车轴承、军事装备轴承等,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超过20%,在工业装备轴承领域,瓦轴是全球少数可以为日本企业提供五联配对角接触球轴承,主要使用在电动液压注塑机的主轴丝杠上,同时瓦轴还为德国弗兰德、德国威能极,意大利普曼普供应齿轮箱轴承,并研发出国内首创的增速箱行星轮轴承。在汽车轴承领域,瓦轴向美国AAM公司提供大量重型卡车车轮端轴承和高端汽车轴承,大量销往美国通用公司,福特公司,克莱斯勒公司,在轨道交通轴承领域,瓦轴是我国铁路客车轴承主要供货商,其市场占有率高达55%,瓦轴研制出km/h的高铁轴承,经过多次测试均为合格,在军事装备轴承领域,瓦轴为航母、坦克等特种装备提供多种服务,历经三年自主研发出国产航母拦阻索轴承,填补了我国该类轴承领域的空白。
总而言之,世界前七大轴承厂商都存在一定比例的中国制造,要是中国轴承真的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辣鸡,日本椿中岛也不会盗用中国制造的轴承顶替自家的产品,美国铁姆肯、瑞典斯凯孚、德国舍弗勒、日本NSK等知名企业更不会大批量采购中国零部件和原材料,这些足以证明中国制造的崛起,中国轴承可以满足客户的技术要求,他们的实际行动比我们任何的发言更有力,中国轴承虽然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但是我们决不能完全否认,更不要对国产制造的优点和进步视而不见,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这样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