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塑机 >> 塑机资源 >> 在全省高规格的教育大会上,北仑作为唯一区
全省教育大会3月22日在杭举行,省委书记车俊讲话。
全省教育大会3月22日在杭举行。省委书记车俊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优先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建成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浙江力量。
全省教育大会3月22日在杭举行。
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主持并作具体部署。葛慧君、郑栅洁和其他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分管副省长出席。
车俊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省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开启了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征程。浙江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探路者、先行地,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浙江教育现代化。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展现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担当;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标准,努力实现人人成才、全面发展的期盼。全省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教育现代化政策保障,营造教育改革发展良好环境,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车俊强调,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大力度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一要加快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把提升关键能力作为智育重中之重,把体育美育作为刚性需求,把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二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评价一个地方教育工作怎么样,主要看是否坚持正确的教育政绩观;评价一所学校办得怎么样,主要看立德树人的成效好不好;评价一个老师当得好不好,主要看是否把师德师风挺在前头,能不能教好书、育好人;评价一个学生优秀不优秀,主要看是否全面发展。同时,要不断完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这一重要的教育评价制度。三要加快补齐基础教育中的突出短板。着力破解中小学生“负担重”、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够、学前教育总体供给不足、公办和民办教育发展不协调等问题。要深入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以高水平大学支撑“两个高水平”建设。重点要做好“双一流”引领带动的文章,做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培育的文章,做好高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文章,集中力量推进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双一流”建设,推动西湖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进一步加大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做精做强特色优势学科。要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成全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大力培养新时代好教师,打造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进一步提高教师地位,选好配强书记校长,关心扎根基层的教师,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同时,要大力振兴教师教育,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
全省教育大会3月22日在杭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主持并作具体部署。
袁家军强调,要落实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双重责任,承担育人和育才双重任务,聚焦心灵美和体魄壮双重目标,合心合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有效缓解“入托难、上好园难”问题,基本解决“有学上、上好学”问题,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省,努力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读上好大学。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支持民办教育,依法规范管理民办中小学校,加强职业教育制度创新,打通职业院校学生升学、高级技工入大学深造晋升通道,加快完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争创“互联网+义务教育”示范区,维护良好教育生态。要抓好教师师德师风和能力素质建设,努力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人才。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确保孩子吃得放心、学得放心。
下午举行总结会议,郑栅洁讲话,成岳冲主持。郑栅洁指出,各地各部门要聚焦问题抓落实,采取有效措施补齐“入幼难”、义务教育不均衡等短板。要紧盯目标抓落实,将教育优先发展要求落到实处,确保所有县(市、区)如期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要创新机制抓落实,深化教育质量、教师和学生评价制度改革。要压实责任抓落实,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上午的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市县设分会场。下午的会议上,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市、北仑区有关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
以下是宁波市北仑区的发言摘要——
加快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宁波市委常委、北仑区委书记梁群
北仑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特别是近年来,北仑区根据港产城人融合发展的需求,把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为产业转型和城市发展培养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北仑产教融合的经验获得了教育部的高度肯定,并被全国多家主流媒体相继报道。
一、高水平打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格局
首先,坚持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体系。
抢抓“中国制造”战略机遇,结合北仑实际,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高标准建设技能北仑的实施意见》等政策,高起点谋划北仑职业教育发展蓝图,推进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
其次,坚持以地方产业为依托,不断优化职业教育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
与北仑的智能装备、汽车制造和高端模具等临港产业相适应,我们建立了以宁职院、北仑职高、弘途技校三所全日制中高职学校为主体,以社区学院、成人学校、培训机构、职工学校为补充的多层次职业教育体系。同时,为适应企业的转型升级需求,我们建立了以汽车电子、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化专业体系。
第三,坚持以开放合作为抓手,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国际化水平。
借鉴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职业教育模式,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合作建立了“中德智能制造学院”,重点培养在模具、物流工程等领域产业精英和技术人才。引进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团队共建“两院一园”北仑区域合作中心,为北仑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高端智力支撑。
二、全方位强化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新机制
首先,建立健全政校企联席会议制度。
建立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协作新机制,有力推进了校企深度融合。宁职院与国内注塑机龙头海天集团共建海天学院,每年培养注塑机相关人才余人。北仑职高与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涵盖了18个行业,每年为毕业生提供了人均4.9个优质工作岗位,保证了高质量就业。
其次,积极鼓励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出台《中职校外优秀实习实训基地考核奖励办法》,安排区级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设有研发中心、实验室的企业建立校企实习实训基地。目前,有省级中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个、引企入校项目3个、引行业协会入校17个,保证了每年为每个在校学生提供2至6个月以上的企业实习实训机会。
第三,大力打造创业就业公共服务平台。
北仑区与宁职院共建数字科技园,为毕业生提供专门的“双创”平台,目前园区内拥有家企业,孵化各类科技型项目多个,吸引各类创业人才多人。北仑区还设立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专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每年为企业解决技能人才0多人。
三、高质量推进适应产教融合需求的新模式
首先,创新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
不断探索现代学徒制在北仑的实践,宁职院和北仑职高都成为了全国首批试点学校。在全国首次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交流会上,北仑职高作为唯一的中职学校代表做经验交流。北仑职高的学徒制育人模式得到了企业的广泛认可。跟北仑职高合作多年的吉利公司,十分认同现代学徒制育人质量,把在校学习认同为新员工的职前培训,专门制定了将北仑职高学生的学龄直接认同为公司工龄的制度。
其次,创新多元化公共职业教育平台。
建成北仑区公共实训中心、工匠学堂、大港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工业设计促进中心等各类公共职业教育平台,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技术培训需求,每年培训企业职工20多万人次,开展技术服务多次,举办各类科技合作活动上百次。
第三,创新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以“省名师工作室”和“省名大师工作室”为示范引领,促进职业教育教师综合能力提升。我们打造了不同专业的校企教学团队23支,其中企业技术骨干占了77%,目前北仑“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93%。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本次大会精神,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强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确保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北仑力量”。
(北仑发布综合编辑,资料来源:浙江发布、浙江日报记者王国锋余勤谢晔,摄影梁臻,甬派客户端记者成良田,文中配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封面作者:夏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