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塑机 >> 塑机资源 >> PVC吸塑工艺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PVC吸塑贴膜工艺最大的特点是不需要喷漆或涂装,是一种免漆工艺,此外它还可以包覆凹凸槽,曲面边,镂空雕刻件,是其他工艺无法比拟的,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PVC吸塑工艺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现象一:凹槽起泡
原因分析:
1.温度或压力不符合要求,造成假吸;
2.胶量不够,喷涂量小或板材渗胶,预热(软化PVC膜)或吸塑时间(成型时间)不够;
3.吸塑成型后,在温度下降之前,就撤消压力,胶水本身的耐热性不够。
解决方法:
1.提高温度或真空度;
2.增加施胶量,选择质量好的板材,增加预热或成型时间;
3.吸塑成型后,温度冷却至室温或略高,然后撤出真空,与固化剂一起使用。
现象二:局部起泡
原因分析:
1.喷胶不均匀导致局部胶量较少,粘接强度较低;
2.PVC膜的问题,PVC膜含有增塑剂,在老化或受热的情况下,增塑剂容易迁移到表面,影响粘接强度;
3.吸塑机中的加热管有问题,导致温度不均匀。
解决方法:
1.尽量使喷胶量均匀;
2.使用质量好的PVC膜;
3.及时检修设备。
现象三:边吸不住或者缩边
原因分析:
吸塑时,侧边温度低或真空度不够,胶水的耐温性不够,吸塑成型后,在温度下降之前,就撤消压力。
解决方法:
提高温度或真空度,与固化剂一起使用,吸塑成型后,将温度冷却至室温或稍高,然后撤出真空。
现象四:吸塑产品表面有麻点
原因分析:
1.胶水粒径大,PVC膜易产生麻点,此类麻点的特点是均匀分散,与固化剂一起使用时,固化剂不完全分散;
2.板材表面未清理干净,或喷胶后,车间内灰尘大且粘,凹坑散布不均匀,大小不一,胶水粘度过大,分散不均匀;
3.胶水粘度太小或固含量低,导致板材起毛,这样的麻点一般出现在凹槽边角部位,以块状出现;
4.喷枪气压不够,雾化不好;
5.胶水没有过滤,这种情况指一桶胶用到最后,如果里面落入脏物或者有结膜产生,要用滤网过滤。
解决方法:
1.选择粒径小的胶水,制备固化剂时,延长搅拌时间,使固化剂完全分散;
2.喷胶前清洁板材表面,喷胶车间要单独分开,选择粘度合适的胶水或固含量高的胶水;
3.胶水干透后,可用细砂纸打磨;
4.增加真空度,调节雾化效果;
5.使用时,用滤网过滤。
现象五:局部产生桔皮
原因分析:
1.局部喷胶过多;
2.板材表面有油污,使胶水收缩;
3.固化剂没有完全分散,造成缩孔。
解决方法:
1.均匀喷胶;
2.保持板面清洁;
3.充分搅拌固化剂,使其分散均匀。
PVC吸塑贴膜出现质量问题时,需针对上述原因逐项调整工艺或参数并做好记录,避免同时调整多个工艺参数,否则很难确定质量问题的真正原因,也很难制定和调整生产环境的工艺标准以提供客观依据。
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