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塑机 >> 塑机市场 >> 注塑机投料试车前的调试验收检查
01
投料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①清洗试车制品用成型模具及检查模具质量。
②注射移动行程调试,主要是清洁注射座移动导轨,并加好润滑油。
③核实试车用原料名称、型号及检测原料质量和含湿度,按原料允许湿度要求,决定是否对原料进行干燥处理。
④核实螺杆和喷嘴的结构形式,看是否与原料注塑工艺条件要求相符,同时清洗干净安装好。
⑤检测试验喷嘴圆弧与成型模具衬套口圆弧配合尺寸是否能严密接触吻合。
02
投料试车前的操作调试顺序
①成型模具的安装调试。
②注射座部位的调试:
a.把操作方式调至点动位置。
b.调整注射座移动距离。首先把成型模具闭合,然后让注射座慢速前移至喷嘴与成型模具衬套口接触合严为止。固定限位开关滑块位置。
c.根据制品的用料量,调节螺杆的计量行程,同时检查试验限位开关或移动传感器是否能正确工作。
d.调节液压系统各控制阀,保证注塑制件用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
e.调节时间继电器,按制品的工艺条件需要,准确控制注射压力与保压压力的切换时间。
f.按原料的塑化性能条件需要,预调螺杆塑化用背压力。
g.调节注射座移动油缸和喷嘴控制液压油缸的压力,以能防止熔料流延的最低压力为准。
h.试验检查螺杆空运转,如有异常声响应立即停车。
i.试验检査料斗上的加料口,观察其开闭工作是否正常。对于加料方式的选择,由于不同原料的塑化温度不同,则注射座的工作方式也有所变化,即注射座的前移和后退工作发生变化,这又使注塑中的料斗加料方式分为固定加料、前加料和后加料。
固定加料方式某些原料的塑化温度范围较宽(如聚苯乙烯),对这类原料的注塑工作就不需要注射座前后移动,喷嘴可长时间与模具衬套口接触,这时可用固定加料方式。
前加料方式某些原料的塑化需要较大的螺杆背压力(如聚酰胺),在注射时为减少其开式喷嘴的熔料流延,对它的塑化加料先于注射座的后移动作,这时为前加料方式。
后加料方式在注塑结晶型塑料时(如聚乙烯),为减少喷嘴与模具衬套口的接触时间,当注射、保压程序完成后,立即后退注射座,然后再进行加料塑化工作,这种方式为后加料。
③合模部分安全设施的试验检查
a.安全门的安全性试验检查把操作方式调至半自动控制,关闭安全门后,模具开始进行开模或闭模运动,在模具的开闭模运行中打开安全门,检查模具的开合动作是否立即停止;再打开另一侧安全门,油泵应停止工作。
b.合模保险装置的试验检查试验保险装置工作的可靠性,可在两半模的结合面上贴一张薄油纸(厚约0.3~0.4mm,试验后清除干净),合模时观察其是否能接通锁模升压开关,如不能接通,说明此保险装置工作可靠。试验检查后,紧固好各限位开关。
c.锁模力的试验调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