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塑机 >> 塑机前景 >> 助力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制造拓斯达拟发行不超
近年来,3C、新能源汽车、医疗、食品和锂电池等行业因其特殊的要求而逐渐成为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的重点行业。
这也给了向来致力于“让工业制造更美好”的拓斯达(,SZ)机遇,该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年~年,拓斯达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64亿元、11.98亿元、16.6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拓斯达营收规模更是达到20.3亿元,超过去年全年营收。
只有持续提升研发实力及加大生产规模,才能继续抓住工业机器人的市场机遇,保持行业领先优势。今年7月底,拓斯达提出,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6.7亿元,在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目前,拓斯达已经提交了申报文件。
高工机器人的分析指出,年拓斯达开启了底层技术的元年,年,关于这些底层技术的研发开始生根发芽。相信,随着募投项目的提出及落地,拓斯达未来将进一步突破底层技术瓶颈,提高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设计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拓斯达松山湖研发基地
需求激增:在手订单接近15亿
12月9日,拓斯达发布了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募集说明书(申报稿)(以下简称募集说明书),详细披露了与此次发行相关的内容。
根据募集说明书,本次募集总金额不超过6.7亿元,主要投向两大项目,一是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二是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前者的总投资额预计6.12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4.7亿元;此外,2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本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在现有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应用解决方案产品的基础上,形成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产品。不同于公司现有为客户生产线上的某一工艺环节提供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则将多个工艺环节连接成整体,为客户提供生产线上的整体解决方案。”拓斯达在募集说明书中如是表示。
根据预测,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期2年,生产期的第二年可实现达产,达产后,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2亿元。
而拓斯达目前的业绩是,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86.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18亿元,同比增长.68%。此外,截至年9月30日,拓斯达原有主要业务在手订单金额14.58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在手订单近7亿元。
与此同时,年~年,拓斯达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47.38%。拓斯达表示,这几年内,公司的大客户战略取得了有效进展,积累了伯恩光学、立讯精密、比亚迪、欣旺达等众多优质客户。
可转债方面,今年以来,国内可转债市场火热。数据显示,中证转债指数年内涨6%,具体到个股可转债,经常出现转债涨幅超20%,引发临时停牌情况。
在成交上,有报道援引Wind数据,例如10月23日当天可转债单日成交额逼近亿元,相当于当日中小板市场成交额的1.5倍。当日成交最为火爆的智能转债单日成交甚至接近亿元(.3亿元),刷新可转债史上纪录。
客户智能化升级需求迫切
创立于年的拓斯达,于年推出自动供料及水电气系统,后拓展至直角坐标机器人、多关节机器人、全产业链的自动化业务,并于年开始布局机器人本体及零部件(控制器和伺服驱动),今年相继切入注塑机行业、数控机床行业,逐步完成由单一领域设备制造商向智能制造平台型公司的转变。
随着业务范围的拓展,拓斯达所处的下游应用领域,几乎囊括所有涉及人工作业的制造业行业,如3C产品、家用电器、汽车制造、食品工业等,这些行业,目前均是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的重点行业。
例如,3C制造业由于产品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正在向着高速化、微型化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存在智能化、轻量化、舒适安全、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医疗和食品等行业由于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而对车间的洁净程度以及无人化操作等要求日益增强;锂电池则由于事故多发等原因,其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逐渐被生产厂商重视。
明显可见,上述行业的生产工艺精度、质量控制能力、成品检测能力等要求不断提高,传统人工作业已难以应对如此高度精细,且兼具复合功能和智能控制的生产需求,促使相关行业内,生产制造厂商不断加快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升级。
同时,从上述行业发展趋势可以看到,不同行业的生产特征不完全一致,促使生产设备及产线供应商需要具备根据客户特定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开发的能力。
作为一家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商,拓斯达具备方案定制能力,拥有丰富的行业服务经验,但随着制造业智能化需求的持续增大以及生产厂商需求的不断变化,对公司的研发设计、需求响应以及生产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以助力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拓斯达,此次发行可转债的募投项目,瞄准的就是解决客户的以上“痛点”。
拓斯达在募集说明书中介绍,本次募投项目主要集中研发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领域前沿技术和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围绕其大客户战略,为客户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更高的解决方案产品。
行业龙头拓斯达在内的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正逐渐向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德国库卡、日本发那科和安川电机)追赶。
文/陈翔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