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塑机 >> 塑机前景 >> 事关500万人浙江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职称
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启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情况。对于我省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带来了不少利好消息,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目前尚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职称系列,将统一设置到正高级。此外,在我省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外籍人员,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审。
我省将结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需要,细化设置职称专业系列,职称专业可增可减,使职称体系设置更全面、更有针对性。此外,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将打通,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可以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审。
为完善职称评定的评价标准,改革将通过量化考核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标准制定等标志性业绩的分值权重,降低职称评审的主观随意性。以量化评价为基础,打破学历、资历限制,对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
此外,我省逐步将高级职称的评审权下放到符合条件的市或社会组织,推动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业单位按照管理权限自主开展职称评审。根据不同专业,允许灵活调整评委会组成人数,并打破一年一评审的固有模式,组建评委会常设机构,可实施专项评审。
受益于工程领域职称制度的改革创新,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叶盛在去年成为我省首位不经过评审面试直接晋升的高级工程师。他告诉记者,职称制度不断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突破学历、资历的条条框框,可以让专业技术人才的个人业绩得到充分肯定,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与获得感。
“职称制度改革是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具体实践,也是具体落实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口。”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范巍认为,在人才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职称制度的改革在历年来一直在持续推进。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领域不断拓宽,推进分类评价、社会化评价等改革举措都很好地回应和破解了人才评价中的重要课题。
据省人力社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年底,我省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已达到多万人,而职称制度的“指挥棒”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才的质量和发展方向。职称制度改革结合我省改革发展实践,将有利于激励人才干事创业,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使优秀人才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浙江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改什么?
这些信息正是你需要的
△网络图片
职称是人才评价的重要手段,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制度,与每一位专家技术人才息息相关,伴随终身。职称制度这个“指挥棒”是否科学,也直接关系到人才队伍的质量和发展方向。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日前,我省启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目前尚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职称系列,将统一设置到正高级。此外,在我省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外籍人员,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审。
优化体系设置
未设置正高的职称系列将全部设置到正高级
“教授级高工”,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个名词,很多人甚至把这一称谓视同教授的正高级职称。实际上,“教授级高工”是享受教授、研究员待遇的高级工程师。长期以来,工程、经济、会计、统计等11个职称系列并未设置正高级职称。通过此次改革,我省原来未设置正高的职称系列将全部设置到正高级。
省人力社保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程爽告诉记者,这一改革举措正是通过打破专业技术人才的“天花板”,拓展其成长空间而更有“奔头”,最大限度释放和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工程系列的正高级职称名称就是“正高级工程师”,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我省还将有望出现正高级经济师、正高级会计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乃至正高级船长、正高级领航员。
从今年开始,省行业主管部门将结合本行业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制定本系列正高级的具体评价标准和办法,成熟一个增加一个,评价标准将以培养和造就全省“行业大家”为导向,并以此带动本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如果说层级设置是推动职称制度的“纵向改革”,那么专业设置就是进一步推动“横向改革”。
过去,由于职称评审中专业设置普遍较为宽泛,为了突出人才评价的精准性,我省去年以来在工程领域职称制度改革就针对这一问题推进分类评价改革的相关试点。
“原有职称制度实施30多年来,29个系列设置一直没有变化,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据省人力社保厅副厅长宋云峰介绍,我省的职称制度改革将优化职称专业,结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特点细化设置职称专业类别。例如,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在我省的发展,将会集聚大量人才和企业,职称专业设置也必须紧跟需求,提供人才评价服务。而对设置不规范、专业性不强、纳入淘汰范围的落后产业的职称专业,则相应地需要进行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