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塑机 >> 塑机市场 >> 浅谈注塑行业的几种运营形式
最近有朋友咨询到,手上有一些客户资源,想在注塑行业投资项目,想了解一下注塑行业是怎么运营的。当前注塑行业,涉及到跟制造有关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类公司只做模具,不做产品。常见客户要么是海外客户,要么是大型OEM。这种模式要求公司有非常雄厚的技术设计能力、制造加工能力、和经济实力,制造的模具也是用于生产大型的和重要的零部件,最后的模具接收方都不是直接客户。客户的采购方只是充当一个第三方角色,因此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还尽可能地要多去与最后的接收方进行沟通,比如他们是否生产过相类似的产品,有哪些经验教训,他们准备用什么样规格的设备来生产这个模具,接口的型号分别是多少。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只是找客户采购方拿钱,不重视接收方的意见,到了模具验收时,暴露出很多问题,影响模具交付进度,就算把隐患暂时掩盖了,在后期的生产过程中,如果再次发现,亲自来现场去处理,很不划算,还会影响尾款到账的进度。
这种经营模式的好处是,只要客户最终验收完模具,后面扯皮的事情就非常少,公司可以把主要精力花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不要操心产品交付的问题。缺点是,这些企业由于不生产产品,也不会专门准备对应型号的注塑机,试模时就需要委外加工,考虑到委外加工的不正规性,初期交样和改善修模会浪费一些成本。
第二类公司既做模具,也做产品。这又分两种情况:
A.模具部和产品生产部成本独立核算,相当于模具加工完成后直接卖给产品生产部。模具部和产品生产部自负盈亏,模具部不能将亏损的模具成本转嫁到产品生产部去,产品部也不能将质量成本算到模具部头上去。产品生产部就相当于做来料加工,只要生产效率和合格率保证了,就有利润可赚。所以经常会在这些公司看见一个奇葩的现象,模具部长期亏钱,产品生产部赚钱,老板权衡后,只要整个公司盈亏能实现平衡,就算模具亏本,也愿意接这样的项目,毕竟模具项目能带来一部分产品订单。
B.模具部和产品生产部成本不独立核算,模具成本直接转嫁到产品成本中去,这种模式给产品生产部带来了很大压力。因为最终销售价格是固定的,模具成本也是固定的,如果模具成本太高,留给产品生产部门的利润空间就很小了,甚至会出现产品生产部无论怎么节约,都填不了模具亏损的窟窿。
公司既做模具,也做产品这种模式,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的一面是公司有自己的注塑机和修模设备,试模修模都很方便,只要条件允许,机台有空余,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验证,不会像外面那样按小时收费。不好的是,模具部门要充当产品生产部门的终生售后服务员,因为在同一家公司、同一个厂房内、同一个屋檐下,低头不见抬头见,一丁点模具问题就会找到你,处理也不是,不处理也不是。本来有些举手之劳的小问题,生产部门能自行搞定的,他也会来麻烦你,你帮忙了第一次,就不好拒绝下一次。如果你配合不好,不愿意提供服务,他又会投诉你们,闹得不可开交,二头受气。作为企业经营层面来说,既要考虑模具部的利益,也要考虑产品生产部的利益。所以在这种经营模式下,模具部和生产部的权责一定要划分清楚
第三类公司不做模具,只做产品,但是要承担模具开发的任务。这也可以分两种情况:
A.由客户指定模具制作方,待模具开发完成后,移模回工厂进行生产。这种一般由客户指定的模具制作方,都很难进行沟通,但也不得不去进行沟通,毕竟以后的产品要靠这个模具来实现,如果交不出符合标准的产品,客户只会拿产品生产方是问,不会把责任推到模具制造方。所以在沟通过程中,尽可能每次都将客户放在中间,必须让他们知道所有的风险和问题点,依靠客户的力量去推动模具制造方解决问题,并留下会议纪要,撇清自己的责任;
这种情况的坏处,就是沟通成本太高,好处是开发中的风险三方可以共同承担,前提是留有证据。
B.客户不指定模具制作方,由产品生产方自行决定模具制作方,独立承担模具开发任务和产品开发任务。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毕竟是自己找的模具制作方,成本和沟通上面好把握,坏处是产品制作方独自承担开发风险,如果没有好的风险把控能力,没有一个好的项目团队,很容易遭到客户的挑战。
第四类公司只做产品,没有自己的模具,这就相当于来料加工,别人提供什么样的模具,你就生产什么样的东西,不承担模具和产品的开发任务。这又要分两种情况:
A.从项目初期就开始介入,接收的是一个全新模具。
B.项目中期,从别人手中接手一个已经量产过的模具。
这两种模式看起来都非常简单,表面上省了很多事,也不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其实这样的经营模式更难。首先,在不了解这个模具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前提下贸然接手,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熟悉、调试,甚至还要改造,这中间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原材料。其次,不了解这个模具的过往履历和故事,不能立即识别出风险,在生产一段时间后才发现,有理都说不清,迫于交付进度,只有哑巴吃黄连。就相当于去租车行租车,开始时没有发现划伤,还车时发现了,只有乖乖付冤枉钱。再者,虽然模具所有权不属于你,但是模具保管和维护的权利在你这里,模具的任何损坏都需要你们来负责。还是相当于租车的道理,虽然车子所有权不是你的,但是开车过程中出现的一切事故都需要你来买单。最后,特别要注意项目中期接人家的转手模具,这样的模具突然转手,要么是之前的厂家产能不足,要么就是不赚钱或不好做,天上不会突然掉馅饼,对于这样的模具,接手时更应该多一个心眼。
无论采取哪一类模式,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相对的利弊权衡。如果从资金投入的实力要求来看,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如果从承担的责任和风险来看,第二类>第一类>第三类>第四类,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特点选取对应的模式。